莲花-能看懂《莲花》的又有几个?

年轻女子庆昭身患疾病,滞留高原,静等死亡。中年男人善生刚刚结束追名逐利的暄腾往日,内心长久压抑的黑暗苏醒,准备去与世隔绝的墨脱,寻访旧友内河。内河是被世界遗忘的女子,命运多舛。一路上善生向庆昭讲述自己和内河的往昔,雅鲁藏布江江河谷的奇崛险阻,恰似叙述中依次展开的一代人苦痛而流离的蜕变过程……
在新作《莲花》中,安妮宝贝坚持了一贯的冷冽风格。女子在拉萨遇到可以结伴一程的男子,这男子生命的一端,连接现实人生中的真实和虚妄,而另一端,是艰难至极的徒步长旅。他们两人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去看望他讲述中的女子。这样三个生命,在异地的相逢,当往事渐渐清晰起来,前路依旧渺茫……

能看懂《莲花》的又有几个?

文、: 红娘子
终于对安妮宝贝另眼相看了
我一直对炒的非常红的书有一种天然的反感,但我因为职业的关系还是会追着很红的书跑,事实告诉我,一本书红不是没有道理的,人家能红一定有别人特别的地方,别不服气,认为会商业炒作,商业能把F4炒到红到发紫,那也是因为人家本身有一米八以上的好身板,没有一点水平,让别人炒,别人都不想炒。

看《莲花》是从韩寒的博客上,韩寒那个见谁都吐口水的家伙居然表扬了安妮,拿到了书之后,我也认为她是一个值得表扬的作家。

她没有利用名气接杂志稿,也没有一年出个三本垃圾书来挣稿费,而是一个人跑那么远,冒生命危险去思考着自身的救赎,这种勇气,真不是一个沽名的人能做的事情。

《莲花》非常好,是安妮最好的一本书,杂志上有过连载,但我建议看完整版的,因为本书是非常完整的一个构思,一切的细节都导致了后面的起因,我感觉只要我看少一段就会完全不知道这个故事要讲什么。。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的构思与写法,和作者笔下的人一起走过这场精神之途,到他们看到墨脱的时候,我也感觉自己看到了那个地方,正是非常的美。

但我想,真正能看懂《莲花》的人不多,当然我看完这本书就在想,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懂得《莲花》这本书里要表达的东西了,如果不是自身有非常大的伤痕,本身就是一个伤口的人,怎么会了解书里面的挣扎于绝望,怎么会明白那些主角要冒生命危险去走那一段路。

人与人之间是很难互相逾越而了解,人的生活圈子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导致都长成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分布在各种生活环境下,你能奢望一朵向日葵会明白一个苔藓的阴暗的内心吗?

所以,看不懂《莲花》的人是幸运的,我认为安妮,一个女性作家,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冒着生命危险,走了墨脱那一程,这个动作的本身就很让人佩服,从前我对安妮是不屑的,认为她无病呻呤,现在我对她这个人是真正的尊敬的,她没有迷失在网络时代,没有出现在脱衣服的写真里,也没有在博客里大战,她只是安静的行走,而且思考,而行走的代价可能是付出生命,而生命的终结会带走所有的虚荣。

有一些人一生都很幸运,没有在少年或者童年时被留下阴影,没有被划上真正的伤口,这样的人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但我想,这个世界总有一群人是明白《莲花》的,明白那种少年的伤痕,明白无爱的悲凉,明白物质所带来的虚无,明白自身的脆弱,渴望得到救赎,却无望。

很多人看安妮的书都只看精美的字句,从那里感觉到无限的悲剧美,也就添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但是,学安妮的人那样的多,真正的悲凉又有几个,只有要骨子里感觉到疼痛的人,才能明白书里的含义。

我想,这本书,让我对她改观,《莲花》带给我无限的精美,让我感觉美得坠落又能直击人心,让我感觉到疼痛是真实的,但是有谁能真正的理解这样的真实,真有那么多人有过像火一样痛苦烧着的少年,有着那么多敏感的触觉,有着那么多的伤痕,正如安妮所说,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伤口的人,到底有多少呢?

我非常高兴,能有很多年后明白安妮,明白她要表达的无助与悲凉,人生真是一件非常悲凉的事情,像一个幻城,我们总只是过客,这样的明白要多少真正的痛苦去换来。

,要是一个不受过痛苦折磨到崩溃的人明白幻灭也是怪事,所以,网上会有千百种对《莲花》的评价,但是,我都会一笑而过,因为,有一些书是不能用来交流,而只能用来感知的。

我想,因为《莲花》,作家出版社给安妮二百万人民币的稿费,一点也不贵。
2006-03-24 15:55:27 狐兽悠哉

我喜欢她的经历,仅仅如此

2006-03-24 16:12:19 踢踢踢

看見安妮在新浪的博客說
叫大家不要去墨脫
因爲很危險 很艱苦

她寫這個真的很用心吧
還親身去了那裏……

越來越喜歡這樣淡定的安妮了^ ^
2006-03-24 16:13:59 夏天的虫子

什么又叫看懂呢? 安妮宣扬的也不会是这种排他精神吧。看了她的书,却放不下心中包袱的你,是不是没有看懂? 在我们没有给懂这个字下定义之前,这样的评论又是多么随意,和无知呢?

sigh... 你也不是淹没在互联网的泡沫里,迷失在自己那浮躁的精神世界里了吗?

Why we are here, can you tell me?
2006-03-24 16:24:22 一生和球

最后居然说学生是怪物——因为你根本就不是学生,不解。不是每个学生都一样,你也就不必在评论里吓一些学生了。
2006-03-24 16:25:07 一贵

你说要是学生能看懂《莲花》那是怪事,令我产生些许抵触,但我还是决定下次去书店时买下这本书
2006-03-24 16:35:23 Ramona

很想看一看,我不知道自己属不属于 向日葵 那一类型的人。年少,是不是很容易轻狂,连悲伤也要争着去体会。

2006-03-24 16:46:24 愤怒的精子

我不管看不看得懂。看懂又如何,看不懂又如何?对我丝毫没有影响。唯一我可以说的是,作者的文字很洗练。好过他以前的文字。
2006-03-24 16:56:04 鄂豫鲁

很想看了.
2006-03-24 18:07:54 yumo

我倒是更关心作家出版社给安妮二百万人民币的稿费是不是真的?
2006-03-24 18:17:27 涟漪

你能奢望一朵向日葵会明白一个苔藓的阴暗的内心吗
对哦
2006-03-24 18:26:32 尚书

我对安妮也有些偏见,听你这么一说,还真动了心,想拜读拜读,看看能懂不能。
要不你那本借我一读?
2006-03-24 18:29:51 渔歌唱晚小柒

我也很期待看这本书。
最近在看二三事解渴。
2006-03-24 18:35:28 狐狸十九

早在十年前就有一位作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和科学的严谨态度描述过那个状如莲花的神秘角落,如今,两相对比,觉得安妮宝贝的新作不过是对自己一次艰苦旅游做的的意淫而已。
建议对墨脱感兴趣的朋友找来《墨脱的诱惑》读读吧。是95年的书,找起来可能有难度。
2006-03-24 18:57:00 linda

被书评吸引了
2006-03-24 20:01:51 mathildechan

楼主的观点太绝对了吧?不好意思,如果说非得有伤口的人才能理解这本书的话,那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伤口和经历足够对于这本书有自己的见解,所谓伤口和经历对于不同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和概念,那些在你看来的所谓没有伤口的人说不定对该书会有更深的体会呢。个人见解,只是想说说话 不用理我,你们继续
2006-03-24 20:23:17 黑松露

说的真好.
看完这本莲花,个人的感觉是,终于对自己成长中的伤口能够坦然,释然了.人生,总存在着真实的不完整,允许这些不完整的存在,对人,对己,从此宽容.
2006-03-24 20:24:55 夜的秘密

改明个韩寒要是去了撒哈拉.估计他书就升值了.就文学了.就学生看不懂了.
2006-03-24 20:25:07 count dracula

非常的irritate。

为什么非得自己经历过极度的痛苦才能懂得这本书?什么是看懂?

一时间有点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我一万个不同意。
2006-03-24 20:26:39 momoko

谁都觉得自己是不凡的,谁都觉得只有自己能理解.
的确,自己感知就好.
很多事情是说不出来的.
2006-03-24 20:34:50 比比

一直不那么喜欢安妮宝贝,看了评论后想去看看莲花
2006-03-24 20:43:19 醒不来

很早就已经不看安妮的书了
但看了你的评论,
决定看这本《莲花》。
2006-03-24 20:51:43 taone。斑仔

安妮恢复了清淡的风格
很好
2006-03-24 22:23:25 Aki Chen

写得很好,越发想看了,希望能从中获得救赎...哈哈
2006-03-24 22:53:43 君莫

你还挺能说的
2006-03-24 23:32:36 红娘子

真正征服我的是一个可以生活的很安逸,有名气的作家,要亲自跑那么远的那么危险的地方去。。

我收回在文章中那句学生看不懂的话。。

其实每个人看莲花都有自己的理解,这就行了,镜子中如自己被照,就可以了。。

但是,莲花的字词之精美这一点是公认的,这是一种风格,一个作者有自己的独特的风独是值得佩服的。
2006-03-24 23:43:46 Miss a Cup

本想忍住不看,连看几则好评。。。。。。偶要去买了
2006-03-25 05:09:20 二门

她去墨脱的原因,在蔷薇岛屿中似乎有过只言片语的叙述。红娘子似乎把她想的太高尚了。我相信,对她而言,去墨脱这种“鬼地方”,决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自我升华,是在满足自己内心最原始的欲望--行走。至于《莲花》,我更倾向于:那是行走产生的某种副作用。
2006-03-25 08:42:38 暮渔木鱼

安妮的每一本书都有看 感觉上写来写去都那么几个人那么几件疼痛的过往 从没有花好月圆明媚的结局 所以看两本就够了 正如她所说
"好的不多,有就是绝美'
2006-03-25 11:24:22 云在

" 觉得安妮宝贝的新作不过是对自己一次艰苦旅游做的的意淫而已。"

恩恩,昨天看了,觉得和狐狸的感觉有点类似。

“安妮的每一本书都有看 感觉上写来写去都那么几个人那么几件疼痛的过往 从没有花好月圆明媚的结局 所以看两本就够了”

我也有同感,还以为这本书有什么大不同,其实就是意淫的体位新花样。

说YY是觉得这词真的生动贴切,倒是没有贬低的意思。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会活在对伤口的依恋之中,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吧,有人要在不断的战斗中有人要在不断的恋爱中有人要在不断的自我疼惜中才能抓住自己对生的感觉吧。

2006-03-25 11:34:33 水纹

悲伤成了主义,这个世界再欢愉,还是埋藏着悲伤。

安妮肯定认为,忧伤也是种美。
2006-03-25 12:24:33 云云花

我没看过,挺想看的
2006-03-25 13:16:02 安*幸福七种

明白那种少年的伤痕,明白无爱的悲凉,明白物质所带来的虚无,明白自身的脆弱,渴望得到救赎,却无望。

无望是因为不是真的渴望救赎.在欲望的海洋里漂浮,很多人还是很开心的.
2006-03-25 13:52:01 水牛66

看了你的书评,我发现你是个虚荣而且自恋的家伙!
2006-03-25 13:54:24 金锦黎

我还没看过。但不知道有没有你说的这么好
要是好东西我是不会错过的啊。

2006-03-25 15:28:27 被淹死的鱼

痛!痛?痛。
2006-03-25 15:45:40 失几

一直都是很喜欢安妮的
彼岸花 蔷薇岛屿 清醒纪
莲花在第一时间买了
包了皮一直放在那里 没敢动
是要找个合适的心情好好看的
2006-03-25 16:09:32 暖

闲逛中无意的发现。
你应该是以前E部落里面的一个吧

莲花刚买来还没看。只翻了两页。有点讨厌的是封面太白容易脏。并且没有出简装版的。精装书的飘口老扎人了。怪痛的。
具体内容无法评价。只能说她还是商业的。清醒纪中空白页太多直接被我当随笔本。好不容易出了一本《莲花》这样看似实际的事。竟还是精装。汗。
作为女人还是很佩服她。原本一直以为她是悲伤的。后感觉她只是平静中夹杂矛盾。无论是怎样的思想,就算不被人认同,就算我也不认同,只要是自己内心产生的。我就敬佩。

恩,这个女人挺有思想。
2006-03-25 16:16:05 everjenny

在看这本书,在席殊里第一时间发现了她的新书,看她的书永远是迅速的买回来,细细地读,尽量慢的看。宝贝啊!确实是如获至宝。不仅仅是不失望,而是哪怕拿起来读两段都会有惊喜。对我这样不能注意力时常集中的人,它是唯一的精神食粮。
慢慢地读这本《莲花》,如影随形。
找到了深邃的共鸣。
2006-03-25 21:06:38 六晃

跟上面某位同志一样
初中的时候看安妮的书 当时的很害怕
具体是什么原因也说不清 就是感觉很害怕

几年过后 却无意间发现了她的美 还有敬佩
这几年 晦涩文风泛滥
也只有她能写出让我真正觉得寂寞和感动的东西
2006-03-25 21:15:24 我亲爱的奥古斯丁一切都完了

好耸动的标题。让我进来了。更耸动的内容。所以我更不想看了。
2006-03-26 05:13:27 Richard

曾经喜欢过她的小说,不过现在不看了,我个人还是喜欢他的《蔷薇岛屿》,在其中可以在他的冷漠的笔触下感觉到淡淡的温暖。
2006-03-26 11:26:04 花讽堂

她以前挖了很深的坑,结果,读者掉下去了,她自己也掉下去了。
于是她努力想要爬出来,于是就去了旅行。
因而有了莲花。
但她到底是爬出了,还是掉得跟深了,那只有她自己知道。
对我来说看莲花不会得到什么快乐,也不会学到什么。
只是因为对她的一点关心吧。
2006-03-26 11:48:06 [已注销]

不会是托儿吧?没看过安妮的书,但不相信她去了个什么鬼地方就NB大了,高尚得连写出来的书都没人懂了?嗤~
2006-03-26 12:17:07 看风的日子

一直觉得安妮宝贝的文字是冷艳的,生活在都市而又与都市格格不入的女子。棉布的衣服代表着良家妇女,而烟与酒又是纵情于声色的漫延。
上午当当将书送来,下午去开一个无聊的关于博物馆的会议,旁边的人作着无关痛痒的发言,我则庆幸随身携带着这朵《莲花》。
每个人都会被最初的感情所困惑,那与婚姻无关,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但是彼此却是对方唯一的朋友,生命中过客有很多,可懂你的人又有几个?更多的时候,对最亲近的人只是种责任,而心灵上的火花,只有在偶尔夜深时才会燃起。有的痛,要用一生去忘,却忘不掉。

阅读指数:★★★★★
购买指数:★★★★★

2006-03-26 13:20:58 goldbaby

安妮的莲花经书评的烘托使人蠢蠢欲动的想看...但还劝一些内心忧郁的人少碰悲情的书,保护自己的情绪为好
2006-03-26 13:37:14 北方的鱼

只是突然想去看看而已...
2006-03-26 13:50:33 Miss.许玉玉

很高兴的是,和两个朋友,一起在看,虽然早早看过了,还是要去再看,做成精装,是让我们来常常翻阅,安妮,自从<二三事>开始就不在逃避她了.
2006-03-26 14:37:04 yumo

2006-03-25 05:09:20: 二门
她去墨脱的原因,在蔷薇岛屿中似乎有过只言片语的叙述。红娘子似乎把她想的太高尚了。我相信,对她而言,去墨脱这种“鬼地方”,决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自我升华,是在满足自己内心最原始的欲望--行走。至于《莲花》,我更倾向于:那是行走产生的某种副作用。
这个副作用产生的作品竟然能挣两百万人民币,说什么也值了。
2006-03-26 15:03:55 盛世零余

早先看这评论就忍不住想说点什么,结果忍了忍,决定回自己博客上说,结果又忍了忍,决定什么都不说.看了这么多人回,感谢某些人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 )
2006-03-26 15:05:40 寂寞时才想他

好喜欢这句话
你能奢望一朵向日葵会明白一个苔藓的阴暗的内心吗?
2006-03-26 15:31:46 dolphink

本来还是喜欢的,被她的崇拜者彻底倒了胃口~~~
2006-03-26 16:24:07 茶茶*胭脂

我爱她,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不论褒或贬。
我爱她的缺点和优点。
我们应该形成自己的爱憎。
我想,我能看懂她。
许多……

2006-03-26 16:45:50 [已注销]

Sorry,对这个评论给的是没用。

通篇也没说你是怎么懂《莲花》的,你是怎么懂什么宝贝的。
就在那儿说别人怎么不懂怎么不懂,也没说出来别人到底怎么个不懂怎么个懂。

是不是字多就能上“最近好评”?嗯?

改天我把圆周率copy过来,也能忽悠半天吧。
douban?
2006-03-26 22:44:45 立地成烟

我也最喜欢她这本书.我觉得,或许我懂得的.但是我非常反感的是,一评论别人觉得不好的书,就说"你不懂."我想,即使觉得自己懂得,也是懂的不一样.哪怕不懂那样的伤痕,单单喜欢对旅途景色的描写,也可以说喜欢这书.但怕是与你的"懂"不一样了.
没有哪本书看过的人都会说好。喜欢就喜欢,没必要苛求别人的感受。
2006-03-26 23:45:15 cassie

本来已经对安妮的书不屑一顾了,看了评论又蠢蠢欲动得想要捡起。高中时一度疯狂地迷恋安妮的文字,一个小女生完全沉浸在安妮的潮湿而阴暗的,带有宿命感的文字里难以自拔,楼上的“暖”说安妮只是平静中夹杂矛盾,堪称精辟。不过要保护好自己的情绪,还是等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时在看吧……
2006-03-27 10:37:36 MUBI

虽然感受不同 但是我很喜欢
无关于性 只是内心
2006-03-27 11:16:55 新月

通过行走感悟人生,生活方式而已,与去哪儿无关.
2006-03-27 15:16:17 阿城

看过安妮的《二三事》,感觉太莫几。

每个人看书有每个人的观点,就象吃东西, 胃口和营养未必是一回事。

个人比较喜欢王小波、王朔那样的文采~`

支持《莲花》。
2006-03-27 15:23:01 红娘子

2006-03-27 13:32:15: jazzmenco
不会是托儿吧?没看过安妮的书,但不相信她去了个什么鬼地方就NB大了,高尚得连写出来的书都没人懂了?——没法子,她的书一向容易引发没落者的意淫。
================================================

你的神经是不是有问题呢,凡是说莲花好的文章里,都看得到你上窜下跳的,你不嫌累啊,我写个主贴都没有你在后面跟贴说的话多。。

不如你意的人都是没落者,那倒也是,你多强大啊,强大的在这里来超渡所有喜欢莲花的人,真是精神病院不关门,害死豆瓣一堆人。

你整一个神经病,人家看书有自己的看法,就写出来,豆瓣上就没有你这样恶意去讽剌,去批评的渣子,这么多评论,你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写下反对意见,用的着在这里窜来窜去的卖弄你强者的风范吗?

有你这样的人在,别人还要不要写评论,全听你老人家的不就是你。

我告诉你,你不要忘记,在这里我是楼主,我删了你所有的评论,因为我不欢迎你在这里上窜上跳的。。唉,这里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2006-03-27 15:24:20 红娘子

你一定是一个被像安妮那样的女人玩的很惨,最后精神不正常,仇恨安妮的那种人。

你鬼叫吧,你发多少评论我删多少,上面别人也有反对的意见,但像你这样不正常的人,真的少。。
2006-03-27 15:30:43 红娘子

精神病何奇之多,希望大家在玩豆瓣的时候, 不要招惹不讲理的心理有问题者,那种固执自以为是的家伙,删之,,不用留情。。

我现在才知道豆瓣的好啊。
2006-03-27 15:37:51 liz

跟众多人一样,原来不想再看了,
看到这个评论,
打算看《莲花》。

2006-03-27 16:06:18 彼岸花

如果不是自身有非常大的伤痕,本身就是一个伤口的人,怎么会了解书里面的挣扎于绝望
2006-03-27 19:32:19 唧唧

确实得仔细阅读才行。
2006-03-28 09:40:20 围城

我还以为这个女作家是以下体写作的。
2006-03-28 09:54:29 血色烟花

虽然安妮一直毫不留情的引发着我伤口的痛,甚至痛得绝望.但却很早就发现我无法停止对她的爱...
2006-03-29 10:21:03 xyan

回头再来看看木子美下的定义"人是由性器官组成的."
这个时代真有个性.
2006-04-03 15:20:10 美丽心情

我喜欢这本书,我感觉这本书不应该成为畅销书,畅销本身侮辱了对这本书的价值,它不属于草根文化,它属于有品位的人。
2006-04-04 21:50:54 KoCo

第一次来豆瓣,希望可以认识很多朋友~
我前两天买了这本书,一直很喜欢安妮的,一直支持她,一直相信灰暗的文字背后是最纯的心
还没有看,但是真的真的很期待!
2006-04-07 09:12:16 式从

我也有点想看了,虽然一直在抗拒畅销作者。
2006-04-10 17:15:37 涟漪

呵呵!不错的评论,就送一句话吧!“书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万世耕“。

2006-04-10 19:49:16 涟漪

“你能奢望一朵向日葵会明白一个苔藓的阴暗的内心吗?”精美的一句话,表达了一种心境,很不错噢!蛮喜欢的。

2006-04-10 22:34:15 墨香凝

娘子,何时来了这里.
我是高中的素手.问好.
看了你的评,想看书了.喳喳.

2006-04-11 11:42:20 红娘子

素手啊。。。哈哈。。看来大家都来这里玩了。。

这里蛮好玩的。。。

多玩玩。。
2006-04-12 16:06:43 ganggang

看了楼主的书评,更加坚定了买此书的信念

2006-04-18 19:51:58 celia

看了。发现也许心理的所谓创伤并不存在。
有比着生死更为世俗的东西摆在眼前。欲逃无力。
2006-04-19 10:09:46 vivi

最早看安妮的书是<告别薇安>,感觉很悲,文字里透着寒气,我越看越伤感,于是决定不看.
近来看了<二三事>,已经不再有当初的那种悲了,只是在述说着一种稀松平常的感情,大家都能懂并且产生共鸣.
这两天在看<莲花>,从序开始,我就对自己说,这本书,好看,文字不晦涩也不悲凉,唤醒我心底的那一些沉睡的思想.一直以来我也以行走的方式来证明着我的存在,所以特别能理解她书中的那些东西.
2006-04-19 11:42:18 米烂%呃''那不是我的风格

真的,这是我最喜欢的书
2006-04-20 16:57:37 喵呜

“你能奢望一朵向日葵会明白一个苔藓的阴暗的内心吗?”
谁说苔藓的内心就一定是阴暗的??也许它也向往阳光,只是在大多数人看来明媚温暖的阳光对于它们来说却是见血封喉的利剑!!
在生死面前,有谁能无比坚定没有牵挂的说自己宁愿选择在阳光下死亡呢?!
2006-04-20 17:42:50 妖精の翼

刚刚看完~~~~看安妮的书这么多年~~~她成熟了~~~我自己也成熟了~
不可否认,这的确是目前安妮最出色的一本书!
2006-04-20 18:23:57 Viola

莲花看完一遍,依旧是她,不明白为什么这本在业界评价就高于以往。我只觉得安妮从未改变过,从最初的八月未央到今天的莲花。只是她一直声明的“写作是私人的事情”,或许是由[莲花]做出了最深刻的诠释。莲花是在买了近一个月后才读的,与一本书的相遇,需要时间、心情的配合。3月底买下时只是搁置,因为明白自己当时浮躁的状态,并不适合阅读。某种意义上,阅读与旅行,都是一种审视自己内心的方式,长时间的独处与行走(精神上或物理上),与心灵深处的自己对话交流,从而完成一个自省的过程。或者发现一个更深层面的自己。 于她自身,外界的评论也许从未对她有过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影响,至少我所看到的安妮,她的7本书,或者说,她的文字,无论是小说或散文游记,任何一种体裁,本质都相同,一直在延续她对自身的发掘和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她的小说并非传统意义上以读者心理为出发点进行架构的故事,而如她自己所说,是[一种内向自省],一种私人化的对自己内心的记录与剖析。而后这些文字便在被阅读的过程中,由读者单向捕获其内涵,赋予每个人不同的意义。友人亦爱安妮,却不敢轻易阅读,因每回入戏太深忧伤到不能自拔,她说从那些文字中读到的是厌世与绝望。而我却与之相反,在那些文字中汲取了温暖和养分,失落时候看到希望,平静时候得到升华。我想即使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仍不能代表那些文字本身的属性和初衷,唯一有权利评断的,也许只有那时那地写下他们的作者本人——但即便是那个人,在过后的时点中,恐怕也难以准确地定义曾经的自己了。

2006-04-24 09:06:06 才疏博士

我看了你的书评后买了一本,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呢,写的确实不错,能给人一种心灵的冲击,适合一个人静静地看,让人深思!
2006-04-27 18:06:25 Moi 三叶草

红娘子是天涯鬼话的红娘子么~呵呵
2006-05-01 14:22:43 欣波儿

她上次写蔷薇岛屿就一个人去了越南,我觉得她是一个蛮特立独行的女子。只是她为什么永远对人生是一种悲观的看法。她的悲观曾经深深影响了我所以我决定以后不再看安妮。不管怎么说,我对她在文学方面,尤其是铺陈华丽文字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
2006-05-05 16:57:14 水纹

我刚看完了这本书,心里受到了隐隐的冲击,因为一些相似或者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都在这本书中出现了。
2006-05-05 22:58:14 火柴

lz 评论何许人看得懂,何许人看不懂是不错的。然而这些都只是作品之外的东西,如果能针对作品本身写一些自己的见解,那将是我所喜欢看到的。

ps. “你能奢望一朵向日葵会明白一个苔藓的阴暗的内心吗。" 这句话有点意思。
2006-05-06 00:02:33 MOMO

前后看了两遍莲花。
自蔷薇岛屿后,觉得那样的出书速度,只会毁掉她的最本质的东西
而二三事,安开始去思考生命,作些更深刻的体验,但也停留于对圣经的解读体会的运用吧
而莲花却是不同,一个经历过生死的人,她的感悟是值得读者去关注,倾听的,而她的小说的结构也更加成熟,故事的印记越来越淡薄,这是很好的开始……
2006-05-06 23:13:09 ivy

不知道楼主是不是看过安妮以前的作品,我的感觉是她所推出的东西越来越没有方向感了,从清醒纪开始她逐步丧失了以前作品中的某种能力,不知道她的转型何去何从.可能上述所说的故事的印记淡薄正是很好的反映出她现在的阶段.当然期待她有全新的面貌出现.毕竟她已经陪伴我很多年了.更何况墨脱的那条路我也要踏上征途了.
祝福安妮,也祝福每一个喜欢安妮的朋友.
2006-05-07 22:43:22 esther

安妮的书读得很少,开始读也是因为寝室里有一个文学女子甚为喜爱她。她的东西总是让我觉得很不舒服,看了之后就连让人开心的阳光都觉得惨白刺眼。前面看了红娘子的点评里说:“从前我对安妮是不屑的,认为她无病呻呤”,我确实对安妮有这样的想法,经历过什么事情能让她写出来的文字那么~~怎么说呢~~凄凉?——好像不是太合适的词,但是就是那种让人绝对无法cheer up的感觉,甚至是对周围的人失去兴趣,失去接近社会的感觉。
个人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文字,虽然很多人喜欢。
2006-05-09 09:57:30 fairyland

我倾向于把所谓的“看得懂”和“看不懂”理解为有共鸣和没共鸣。
确实像安妮所表达的那种孤独凄凉感,如果不曾有过亲身体会的人,是不会相信世界上会有这种阴暗角落的,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看到尽是耀眼的阳光而别人却看到一片荒芜。就如同esther所说,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因为这与自己对世界的感受相差太远了。

而一旦经历过疏离与隔绝,哪怕只是内心的深处的感受,哪怕只是很短的时间,也会对安妮所写的孤独产生共鸣。
所以,也许并不需要很深的伤口,但肯定要感受到孤独与疏离,才会对别人眼中的荒凉感到安然。

我之前看了“告别微安”之后没再看安妮其他的书了,因为觉得世上虽然存在这种孤独,但并非世界的全部。孤独,你理解它的存在就好,而不必一次次地去探讨它存在的各种方式。

而这次买“莲花”,纯粹是因为看了安妮在她的blog上对留言的答复,觉得她表达的东西跟以前的不太一样了,似乎是不再深陷于一个自我封闭的阴郁世界,而是增加了现实感的孤独。
看她blog上的文字令我感到平静。
于是就去买了“莲花”:)
2006-05-11 18:00:48 拉比

谁也无法理解别的任何人
谁也无法被任何别的人理解
谁也没有资格去评价任何人

点赞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